銀聯發布《報告》,金融科技對支付產業持續滲透
發布單位: 時間:2019 / 04 / 24 大 中 小
4月22日,中國銀聯發布《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銀聯網絡轉接交易金額占全球銀行卡清算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并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同時,銀行卡發卡和受理規模進一步擴大,銀聯卡全球發行累計超過75.9億張,銀聯卡全球受理網絡已延伸到174個國家和地區,覆蓋超過5370萬家商戶和286萬臺ATM,用卡增值服務不斷豐富。

作為解讀國內銀行卡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的權威報告,《報告》自2003年首次發布以來已連續出版17載。17年來,銀行卡產業參與主體日漸增多,市場服務范圍不斷延展。金融科技對支付產業的持續滲透,帶動支付方式、場景業態和底層系統創新發展。
支付市場在高效規范中穩步發展
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指導思想下,2018年監管機構繼續推動關于深化市場開放、支付市場管理與規范、創新業務監管等方面的文件出臺與落實。在監管部門指導下,非銀行支付機構加快終止直連銀行業務模式,跨機構清算業務向銀聯、網聯等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平臺平穩遷移。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在2018年取得突破,交存比例逐月提升,為2019年初實現備付金全部交存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作為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支付清算市場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國內支付市場在合規監管的有力保障和鼓勵創新促進開放的推動下,整體穩步發展。

金融科技在支付創新中擴大應用
2018年,產業各方進一步加大金融科技的應用落地,推動金融科技在支付領域快速發展。其中,商業銀行通過機構改革推動金融科技的市場化運營,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并向開放銀行模式全面轉型,借助新興技術全面升級對外服務方式和服務水平。支付機構結合前沿金融科技技術優化場景服務能力,依托海量交易數據和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商戶及金融機構提供數據分析、用戶畫像、風險評估等增值服務。同時,產業各方對于發展與應用金融科技更加趨于理性和實用。

支付產業在“走出去”中開拓新途
2018年,中國支付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下,不斷推動自身產品和服務在境外市場的應用,通過服務、技術、標準和網點的輸出傳遞國內發展成果,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國銀聯繼續加快與國際市場融合,通過系統建設服務幫助海外國家建立本地的銀行卡轉接清算體系,織就“一帶一路”的普惠金融網,擴大銀聯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同時,中國支付產品在境外市場的本地化應用步伐加快,通過與境外支付機構的合作,銀聯二維碼標準提升了當地持卡人的便捷支付體驗,多家非銀行支付機構在港澳臺和東南亞部分地區獨立或與當地機構合作發行本地版手機錢包,豐富了相關市場的支付服務內容。
《報告》/來源自中國銀聯官網